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咔咔”两下,半吨垃圾上岸,排水站里有“抓娃娃”高手

体育正文 49 0

“咔咔”两下,半吨垃圾上岸,排水站里有“抓娃娃”高手

“咔咔”两下,半吨垃圾上岸,排水站里有“抓娃娃”高手
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(kèhùduān)6月30日讯(记者金文兵 实习生石雯露)6月28日16时许,长江日报记者跟随武汉市排水泵站(zhàn)(zhàn)管理处工作人员来到罗家路排水站。刚下过(xiàguò)雨的前池水面上,杂草、树枝随波浮动。 工作人员将水草聚拢起来。长江日报记者(jìzhě)金文兵 摄 罗家路排水站位于罗家港明渠(míngqú)末端,是东沙(东湖—沙湖)水系主要排涝泵站之一。在工作人员指导下,长江日报记者穿上救生衣,走上一艘全电推进的水面清捞船。操作工老程驾船来到河道中央,操控按键将(jiāng)船体前部长达18米的2只“钢铁触手”缓缓延展。他说:“这(zhè)家伙(jiāhuo),有点像水里的大章鱼(zhāngyú)。” 很快,神奇的一幕发生了:在电机带动下,“钢铁触手”就像2只章鱼须一样,将散乱(sǎnluàn)漂浮的杂草(zácǎo)团逐渐赶拢。 2只“章鱼须”将漂浮的水草逐渐赶拢。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(shè) 罗家路排水站副站长付强(fùqiáng)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连续降雨将(jiāng)一些塑料垃圾、枯枝败叶甚至是整团水草裹挟到泵站前池河道。这些渣子(zhāzi)看着不起眼(bùqǐyǎn),但要是不及时清理,就会像“下水道堵了地漏口”,排水不畅。 清污机的抓斗将杂草抓起。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(shè) 下船来到泵站前池,长江日报记者看到,这里装有一扇22.9米宽的钢质格栅,栅条间隔8厘米(límǐ),这是(zhèshì)拦截渣子的主战场。 格栅前方,一个形如“抓娃娃(wáwá)机”的(de)抓斗,正“咔咔”作业。“这一抓就是将近半吨(bàndūn)杂物。”现场操作员邹先春说,“格栅拦截下来的杂物,通过这个抓斗可以快速抓取、运走。” 经过拦截、清捞(qīnglāo)之后,泵站前池十分干净。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据统计,一周时间(shíjiān),该站共打捞清运垃圾、漂浮物70余立方米。 “目前,全市14座泵站(bèngzhàn)都配备了专业清污设备。”市水务局排水泵站管理处曾俊棠介绍,武汉地势低洼,雨季雨水大部分(dàbùfèn)要依靠泵站抽排入江,垃圾“即(jí)捞即走”是保障泵站排水通畅的关键一环。
“咔咔”两下,半吨垃圾上岸,排水站里有“抓娃娃”高手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