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安身处,更安心

体育正文 54 0

安身处,更安心

安身处,更安心

搬入新居的孩子在参加课后活动。(受访者供图(gōngtú)) 东南网6月(yuè)18日报道(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许文泉 郑一辉) 傍晚时分,走进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沟头片区,只见高楼林立、道路宽敞、绿树成荫,老人围坐在(wéizuòzài)一起(yìqǐ)唠家常,孩子在小广场上(shàng)撒欢,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。 5月底,随着沟头片区东璟雅郡B区最后一批安置户办理完交房(jiāofáng)手续,城厢区城市更新项目(xiàngmù)回迁安置工作圆满收官。这是莆田市规模(guīmó)最大的民生保障类安置房项目,涉及沟头和龙德井两大片(liǎngdàpiàn)区3600多户居民,建设8500余套安置房,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。 该项目不(bù)只建设了新的居住(jūzhù)空间,还格外重视生活配套,特别是围绕“一老一幼”的需求,建设了5所学校以及市政道路、公园绿化、空中连廊(liánláng)、便民服务中心等(děng)配套设施,让“出棚进楼”的群众安身更安心。 “小区的(de)品质真的不错!”68岁的江国兴感慨道。他是龙德井片区(piànqū)后亭轩小区的安置户,2024年4月,小区交房后不久他家便开始装修,于去年底搬入(bānrù)新居。 据了解,龙德井片区地处莆田老城区,涉及凤凰山(fènghuángshān)街道龙德井、南门、筱塘3个社区,有2100多户住户。彼时,片区内房屋老旧、环境脏乱、配套设施匮乏(kuìfá),由于(yóuyú)地势低洼,暴雨来袭时经常受淹。2020年5月,龙德井片区在当地居民的热切期盼中启动改造(gǎizào)。 如今,这里旧貌换新颜,29栋崭新的高层住宅楼拔地而起(bádìérqǐ),配套设施一应俱全(yīyīngjùquán)。 从空中俯瞰龙德井片区,下磨溪碧波荡漾,溪畔龙德井公园景色宜人(jǐngsèyírén),绿化景观与亲水平台相映成趣。作为片区景观设施的点睛之笔,总长约750米的空中连廊宛如长龙蜿蜒盘旋在楼宇间,铺设了塑胶步道,建有景观小品、麻花雨棚、开放型绿地等设施,串联起住宅楼、商场、公园、学校、医院(yīyuàn)等,形成集通行(tōngxíng)、购物、休闲、赏景(shǎngjǐng)等于(děngyú)一体的共享(gòngxiǎng)景观轴。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如何定义?“小区居住环境优美、生活配套(pèitào)健全,我的日常生活需求都能在15分钟内完成,这种实实在在的便利就是一种幸福。”江国兴说,平日跟街坊邻居一起聊天、散步(sànbù)、写字,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,搬入新居(xīnjū)后的日子过得既(jì)充实又幸福。 早饭时间,沟头(gōutóu)片区(piànqū)德邻馨居小区旁的(de)稻班长面点坊内饭菜飘香,食客盈门。这里也是莆糖社区长者食堂,每天前来就餐的老年居民络绎不绝。 “饭菜可口、干净(gānjìng)卫生,价格还便宜!”年过八旬的郭文松是这里的常客(chángkè),由于子女常年在外,他此前经常为就餐问题发愁,长者食堂(shítáng)的开办让他欣喜不已。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。莆糖社区党委书记刘红梅介绍,社区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办长者食堂,为老年人提供(tígōng)一日三餐贴心服务(fúwù)。60岁以上老人(lǎorén)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的餐补,食堂方面给予一定优惠补贴,并(bìng)根据老人的口味荤素搭配,提供多样化菜品。针对行动不便(xíngdòngbùbiàn)的老人,由志愿者提供上门送餐服务。 据悉,正在建设中(zhōng)的德邻馨居老人休闲中心还将配套棋牌室、阅览室等,进一步满足(mǎnzú)老年人基本的休闲娱乐需求。“社区有近四成(sìchéng)居民是老年人。”刘红梅表示,莆糖社区将聚焦就餐就医(jiùyī)、生活关爱、文化娱乐等老年人身边的“关键(guānjiàn)小事”,进一步完善“家门口”为老服务。 值得一提的是,安置户还享受物业服务费10年补助(bǔzhù),其中,第一年按物业费(wùyèfèi)标准100%补助,第二年补助90%,逐年递减。 走进龙德井片区颐和居小区,崭新(zhǎnxīn)的组合滑梯、健身器材与彩色步道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处深受孩子和家长喜爱(xǐài)的快乐园地。 “小区(xiǎoqū)里的(de)儿童游乐设施真是太棒了,孩子有了快乐玩耍的地方,大人也放心!”颐和居住户黄秀香说。 “整个(zhěnggè)龙德井片区采用地上地下双归家流线设计,实现(shíxiàn)人车分流。居民拥有了更(gèng)多的空间进行休闲活动,无论是散步、健身,还是儿童玩耍,都变得更加自在、安全。”鼎诚物业经理谢晨晖介绍。 棚改项目承载着民众安居乐业的(de)期望,“幼有所育”的愿景(yuànjǐng)也在这里照进现实。 13日上午,位于龙德井(lóngdéjǐng)片区(piànqū)的城厢区(chéngxiāngqū)第三实验小学传出朗朗的读书声(dúshūshēng)。在一年(1)班教室里,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多媒体屏幕认真上课,教学通过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形式展现,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。 去年秋季,城厢区(chéngxiāngqū)第三实验小学正式启用,开设一年级4个班。该校占地面积1.8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,建有教学综合楼、运动操场、绿化景观、凉亭、停车位等(děng)设施。学校3栋教学综合楼内配备多媒体教室、音乐教室等先进设施,还有一栋大楼与新华书店相连通(tōng)。 “我女儿(nǚér)就在这里上学,步行几分钟就能到校,接送特别方便,孩子很喜欢学校和这里的(de)老师!”龙德井片区拆迁安置户黄丽君说。 “学校规划办学规模为36个班,最多可(kě)提供(tígōng)1600多个学位,有效缓解了龙德井片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问题。”城厢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林婉介绍,目前在校就读的(de)很多都是片区安置(ānzhì)户的子女,新学年还将至少增加4个班级,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。 包括区第三实验小学(xiǎoxué)在内,城厢区城市更新项目共配套建设(jiànshè)5所学校,其中,龙德井片区新建1所小学、1所幼儿园,沟头(gōutóu)片区新建1所学校、2所幼儿园。 据(jù)中建五局项目负责人介绍,沟头片区学校在教学楼楼顶开辟(kāipì)“空中操场”,周围设置1.8米高的(de)围栏以保障安全,进一步拓展学生活动场地。同时,学校将教学楼与沟头片区空中连廊相连,在打造学子安全活动通道的同时,构筑(gòuzhù)城市立体化特色空间。
安身处,更安心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